近年來,巢湖市始終堅持黨管人才,著眼于機制落實、隊伍打造、人才培育,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落實“三個機制”,營造愛才留才良好環境。健全領導推動機制。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設立鄉村振興“五大專項工作組”,建立“清單管理、定期研究、現場推進、督查指導”四項工作制度。優化人才扶持政策。先后出臺“人才22條”“人才新10條”等政策文件,制訂10余個配套實施細則,從拓展人才引進渠道、強化人才培養激勵、提升人才服務水平等方面,完善全市人才政策體系。扎實推進“黨建引領百企興百村”“科技幫扶”等行動,積極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科技下鄉、企業興鄉、能人回鄉。落實激勵保障措施。重點打造巢湖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巢湖英才、巢湖市優秀企業家等人才工程,向鄉村企業家人才傾斜,先后發放人才專項獎補資金1000余萬元,扶持22家鄉村企業和6個人才團隊,帶動6000余人就業。建立“崗位補助+職級補助+績效”的村干部報酬可持續增長機制,2023年,新增財政預算1380.5萬元,專項用于提高村居干部待遇。
打造“三支隊伍”,注入鄉村振興人才動能。選優配強基層干部隊伍。實施農村“領頭雁”提升行動,注重從本地致富能手、本土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中擇優選任村黨組織書記。換屆后,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45歲,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達97%。注重“因村選人”“因人派村”,精準選派22支駐村工作隊、66名駐村干部及3批次27名退出領導崗位干部,深入農村“零距離”展才干、建新功。抓好抓實農業科技隊伍。成立由32名專家學者組成的縣級農業產業發展服務團,設立水產、畜牧、糧油、經作、蔬菜等5個產業發展指導組,針對性開展服務活動123次,解決群眾生產技術問題210余個。從市直單位、高校、企業選派150名科技特派員送“技”下鄉,組織技術培訓148場次,累計轉化科技成果10項。大力挖掘鄉土人才隊伍。分類建立2596名“農創客”“土專家”“田秀才”等鄉土人才數據庫,挖掘培養鄉村手工業者、傳統藝人等410人,申報合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5人。壯大基層治理人才隊伍,整合全市“五老”優質資源,促成“柘里說事”“荷塘議事”“睦鄰議事廳”等多個說事、議事品牌形成。
聚焦“三個特性”,做實人才隊伍精準培育。培育內容注重強黨性。堅持專業培訓和黨性教育相結合,將紅色基因傳承貫穿人才隊伍教育始終。打造汪橋村、中李村等6處鄉村振興干部實訓基地,優化提升李克農故居、陳原道故居、胡海如紀念館等12處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培育范圍突出代表性。抓牢“頭雁隊伍”這個核心,將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納入干部教育培訓主體班次,實行“訂單式”培訓模式。整合黨員活動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初心堂等場所,靈活采取集中培訓、分片觀摩、田間授課等方式,對其他村“兩委”干部及后備干部進行“兜底式”全覆蓋輪訓。精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023年以來累計培育高素質農民319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2000余人。培育形式呈現多樣性。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每年組織300余名新型職業農民赴先發地區及周邊縣區參觀學習,開闊眼界;積極邀請省農科院和安農大等高校院所專家團隊來巢開展科技幫扶行動,深入田間地頭現場給予技術講解與指導,先后解決200余項農業發展技術難題,促成8項“農產學研”合作。